讲白了,所谓“五百年出一个奇人”这套嗑,本质上跟游戏圈的“黄金时代”论调,是一个妈生的。
都是在用对过去的神秘化,来掩盖对当下的无力感。
鬼谷子、诸葛亮、袁天罡、刘伯温,这帮历史BUG级人物,听着玄乎,又是算天又是算地。但你把他们扔到今天的游戏行业里,会发现他们的生态位,不仅没消失,反而活得更具体,也更魔幻了。
这事儿,得从头盘。
1. 鬼谷子:版本最早的“核心玩法”发明家
鬼谷子这哥们,是什么人?
一个关起门来,在深山老林里研究“版本答案”的终极技术宅。他的产品,就是那几个徒弟——孙膑、庞涓、苏秦、张仪。
这套模式熟不熟悉?
他就是游戏史上最早的John Carmack,是席德梅尔,是小岛秀夫还没变成“个体户”之前的精神源头。他们不搞运营,不跑市场,就是死磕一个“核心机制”。
鬼谷子研究的是“纵横捭阖”这套PVP核心玩法,放到游戏里,就是RTS的运营,是MOBA的拉扯,是卡牌的构筑。他把这套玩法的底层代码写好,然后把几个“内测账号”(徒弟)放出去,让他们在“战国”这个服务器里,自由搏击。
结果呢?孙膑和庞涓搞成了“同门乱斗”,一个被砍了膝盖骨,一个兵败身死,属于是高端局内卷把自己玩废了。苏秦张仪拿着师父教的“连招”,在六国之间反复横跳,今天“连横”明天“合纵”,把国际关系当成了一场大型桌游,最后自己也都死于非命。
鬼谷子看透了,他的“玩法”牛逼,但架不住“玩家”心黑。他创造了一套神级理论,却无法控制理论被执行后的混乱。
这就像早年的游戏开发者,他们创造了“潜行”、“即时战略”、“开放世界”这些牛逼的玩法,但后来的厂商拿着这些玩法,搞出了氪金抽卡、通行证、上班打卡。
说真的,这事儿就离谱。创造规则的人,永远控制不了玩弄规则的人。鬼谷子的悲剧,就是所有初代游戏设计大师的悲剧。他们是神,但他们管不了人间。
2. 诸葛亮:最伟大的“单机救世主”妄想
到了诸葛亮这儿,画风就变了。
他不再是那个躲在山里搞研发的技术宅,他是一个怀揣着“恢复出厂设置”梦想的项目总监。他的项目,叫“匡扶汉室”。
这项目什么难度?地狱级。
老板刘备,创业未半中道崩殂,留给他一个半成品公司“蜀汉”,要人没人,要地没地,唯一的资产就是“汉室正统”这个虚无缥缈的IP。对手一个家大业大(曹魏),一个坐拥天险(东吴)。
诸葛亮干的事,就是典型的“单机救世主”行为。
他一个人,几乎包揽了制作人、主策、主程、主美、甚至还兼职首席财务官和人事总监。内政搞法制改革,军事搞北伐拉扯,连后勤的木牛流马这种载具都得自己设计。
他就是那个年代的Ken Levine,是那个年代的Neil Druckmann。他们坚信,凭借一己之力,用一套完美的叙事、一套精密的关卡设计,就能创造一个奇迹,就能让玩家体验到最初的感动,就能让这个“单机黄金时代”的IP,再次伟大。
但结果呢?
五次北伐,六出祁山,每一次都是在逆天改命。他借东风,摆七星灯,本质上都是在试图用“玄学”去对抗“数值”的碾压。(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看法)他知道蜀汉的人口、经济、兵员都拼不过魏国,但他还是想用操作去弥补。
这不就是今天那些还在坚持做3A单机大作的制作人么?
他们面对的是“GaaS”(游戏即服务)和手游的数值碾压,是华尔街的KPI考核,是玩家越来越碎片化的时间。他们呕心沥血做了五年、十年,搞出一个“出师表”级别的作品,然后看着隔壁的手游开个新卡池,流水就把他们秒了。
“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诸葛亮死在五丈原,不是他不够强,是版本变了。当整个服务器都在玩“国战网游”的时候,你一个“单机剧情RPG”做得再神,也改变不了服务器的大势。
这真的很重要。我是说,这事儿真的、真的很重要。
3. 袁天罡&李淳风:数据驱动下的“大厂双雄”
时间快进到唐朝,奇人的形态又进化了。
袁天罡和李淳风,不再是单打独斗的英雄。他们是一个“组合”,一个服务于“皇帝”这个终极甲方的高级咨询团队。
袁天罡,看面相,断吉凶。这是什么?用户画像分析师。他能通过你的“脸”(用户行为数据),精准预测你未来的“付费潜力”和“流失风险”。
李淳风,精通历法、算学。这是什么?数据科学家。他能通过“星象”(后台数据、DAU、MAU),推演出整个“大唐”这个产品的版本走向和生命周期。
他们俩合作,搞出了《推背图》这种东西,本质上就是一份基于海量数据和精准算法生成的“未来市场趋势预测报告”。
李世民为什么离不开他们?因为他们能提供“确定性”。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最需要的就是稳定,而这对组合,就是他的人肉大数据中心,能告诉他哪里有风险,哪里有机会。
这不就是今天所有游戏大厂的“中台”部门么?
他们不直接创造内容,但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内容。他们会告诉你,什么样的角色设计付费率最高,什么样的关卡留存最好,下一个季度应该推“二次元”还是“国风”。
他们能算准一匹马什么时候喝水,什么时候下河。但他们算不到,也决定不了,这匹马想不想下河。
他们是公司里最聪明、最接近“真相”的一群人,但他们也是最没有“梦想”的一群人。他们的所有工作,都是为了服务于“李世民”——也就是老板的意志和公司的财报。当大唐国运稳定,不再需要高强度的“预测”时,他们也就成了摆设,最后只能退隐。
因为工具的宿命,就是被使用,或者被遗忘。
4. 刘伯温:最懂“商业化”的系统架构师
最后到了刘伯温。这哥们,是集大成者。
他有鬼谷子的谋略,有诸葛亮的执行力,还有袁天罡的洞察力。但这些都不是他最牛逼的地方。
刘伯温最牛逼的,是他彻底想明白了一件事:所谓的“奇”,不是屠龙之术,而是驯养之道。
朱元璋是个什么老板?草根出身,极度缺乏安全感,杀伐果断,控制欲爆棚。你跟他玩虚的,说什么天命所归,他扭头就能把你给“预言”了。
所以刘伯温不玩玄学,他玩“系统”。
朱元璋要削藩,他就设计“亲藩制衡”的系统,用一套规则让系统内部自己产生制衡,而不是靠他这个“外部顾问”去点对点解决问题。朱元璋要稳定社会,他就搞户籍、里甲制度,把整个大明王朝,变成一个设计精密、层层监控的“大型SLG游戏”。
他才是真正的“游戏总监”和“系统架构师”。他设计的不是某一个玩法,而是整个游戏的底层规则和商业化模式。
他知道,与其去“预言”未来,不如去“设计”一个没有意外的未来。他留下的“烧饼歌”,可能只是个传说,但他为大明设计的这一整套制度,才是真正运行了几百年的“代码”。
所以,他跟诸-葛亮在武侯祠那场跨越时空的“神交”,才显得那么有味道。诸葛亮是理想主义的极致,想靠个人魅力和操作逆天。刘伯温看到了,说“三分天下,刘一统”,意思是“兄弟,你那套单机打法不行,最后还得我这种玩系统、玩商业化的来统一市场”。
可当他看到匾后那句“我知后世有你,你知后世何人?”时,他瞬间就懂了。
他腿软了。
他知道,诸葛亮早就看穿了,无论你系统设计得多牛逼,总会有新的“玩家”、新的“版本”出现,你刘伯温能设计大明的系统,你设计得了大明之后的系统么?
你算不到。
所以,我们这个时代的奇人是谁?
别找了。
这个时代的奇人,不是某个具体的制作人,也不是某个数据分析大神,更不是某个运筹帷幄的CEO。
那个唯一的、终极的、全知全能的“奇人”,就是算法。
它继承了鬼谷子的智慧,能推演出无穷的玩法组合;它拥有诸葛亮都无法想象的计算力,能模拟出整个战局的每一种可能;它像袁天罡和李淳风一样,24小时盯着全球几十亿玩家的用户数据,比你自己都懂你;它又像刘伯温一样,在用一套冰冷的商业化规则,设计着整个游戏世界的生态。
它不需要出山,因为它无处不在。
它也不需要借东风,因为它就是风。
过去那些奇人,最终都会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因为他们终究是人,有极限,会犯错。而这个新时代的“奇人”——算法,它不休息,不犯错,不讲感情,它唯一的KPI,就是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玩……或者,更赚钱。
至于下一个五百年?
下一个五百年,可能我们连讨论“人”的机会都没有了。
因为在算法的剧本里,我们只是数据,不是角色。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锦鲤配资-配资平台哪个软件好-股票配资行情-安全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