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纽约联合国总部本周二上演了一场引人深思的场面。美国总统特朗普站在庄严的联合国大会讲台上,以他一贯直白的风格,对这个世界最大国际组织的运作现状提出了犀利批评。
演讲从一些耐人寻味的细节切入——特朗普提到总部大楼里停运的自动扶梯和时好时坏的提词器。这些看似琐碎的设备故障,实际上折射出联合国面临的财政窘境。由于主要捐助国拖欠会费,纽约和日内瓦的办公场所不得不采取间歇性关闭部分设施的措施来维持运转。
随后,特朗普将话题转向更宏大的议题。他自豪地宣称自己任期内成功结束了七场战争,并暗示这些本应是联合国分内之事。不过这番言论很快遭到事实核查——比如印度方面就迅速澄清,特朗普在印巴冲突中所谓的调解作用被明显夸大了。
联合国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特朗普抛出了这个发人深省的问题。颇具戏剧性的是,演讲结束后他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会面中,这位美国总统又话锋一转,表示美国将全力支持联合国。这种前后矛盾的态度,恰如联合国在当今世界所处尴尬境地的真实写照。
回望历史,联合国诞生于二战的硝烟中。1945年,各国领袖怀着让后世远离战火的共同愿望,签署了《联合国宪章》。正如第二任秘书长哈马舍尔德的名言:联合国的使命不是带人类进入天堂,而是避免世界坠入地狱。 每年九月的联合国大会堪称全球外交的奥林匹克。在这个庄重的场合,各国领导人常常打破常规外交辞令,发表极具个人风格的演讲。特朗普此次近一小时的讲话中,不仅将气候变化称为骗局,还警告某些国家的政策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这种火药味十足的发言在联大历史上并不罕见。2009年,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曾创下超时演讲90分钟的纪录,期间不仅抱怨时差问题,还指控联合国被核武大国操控。更早的1974年,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甚至佩带枪支入场,发表了那句著名的橄榄枝与枪宣言。 然而,这些激烈辩论的背后,是联合国机制性的无力感。193个成员国的表决结果仅具象征意义,真正掌握实权的安理会常因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而陷入瘫痪——俄罗斯可以否决涉乌决议,美国则屡次阻止加沙停火提案。这也正是特朗普批评联合国只会发声明却无实际行动的症结所在。
值得关注的是,在政治角力之外,联合国系统内还有大量务实工作在进行。从世卫组织的全球抗疫行动,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教育项目,再到11支维和部队在冲突地区的蓝盔身影,这些默默无闻的努力构成了联合国更真实的另一面。 走过近八十载风雨,联合国既未能实现创始人的理想愿景,却也成功阻止了世界滑向更危险的深渊。正如古特雷斯所说,这个组织虽不完美,但失去它的世界将更加动荡。当人们质疑其存在价值时,联合国正通过日复一日的调解、援助与维和行动,在未完成的使命中持续证明自己的不可或缺。
发布于:天津市
锦鲤配资-配资平台哪个软件好-股票配资行情-安全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